9月28日 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选录(三)
编注
2017年9月28-29日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活动,除二百几十位老同学、老朋友以及政府嘉宾参与外,特别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百个参会名额。为增加社会公众嘉宾此行的收获,主办方特别在9月28日下午设答问会,邀请宗性法师、宏忍法师、古国治先生,就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两方面,与参会者互动交流。今选录大部分内容,与读者分享。
全文近两万字,分七期连载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928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选录(三)
问:有三句话是叫“法身不痴即般若,般若无著即解脱,解脱寂灭即法身”,请宏忍法师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解释一下。
宏忍法师:我献丑一下了,当然这也是义所当为,讲的不对就请在座的各位给我指导。“法身不痴即般若”,其实法身、般若和解脱这三者是没法分开的,佛菩萨为了我们这些迷茫的众生才分析了一下。其实我们体会一下,所谓不痴就是觉,就是到达了般若智慧的境界。不痴即般若,般若无著,面对事物无所住而生其心,不执着,这就是解脱。解脱了,当下清净就是法身。所以这三句话是轮着的,“法身不痴即般若,般若无著即解脱,解脱清净即法身”,第二句般若无著,看似起用的时候般若为先,用过后当下清净即是解脱,也是法身,三个一体。所以这三句不能单用一句,它是如轮一样在旋转的。
主持人:有位女士提问,她说本来以为孩子可以自己成长、学习的,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。但现在来看问题很多,小孩沉迷网络,学习动力不足。我个人反思是自己本身对于家庭、社会有很多困惑,由此影响到了孩子的自我定位和生活学习状态。请问大德,家长应该有怎样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,以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。请古老师回答。
古老师: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两个小时甚至两天,这里只能简单回答一下。怎么样正确引导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简单来说,健康分两个,一是身体的健康,二是心理的健康。首先就身体的健康而言,现在很多孩子身体已经不健康了。因为学业的压力,睡眠不足等问题都存在。另一个就是心理的健康。有一本精神科医师写的书叫《不正常也是一种正常》,他说他碰到过各种精神病人,他发现所有精神问题的来源其实大都是家庭造成的,父母造成的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而是精神科医生说的。所以你说怎么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我就想到南老师在《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里面也讲了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,他认为很重要的是首先家长要重新再教育。
所谓的家长的教育,就是家长要懂得去反思自己的问题。你说怎么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简单说来我有以 40 38096 40 15266 0 0 1022 0 0:00:37 0:00:14 0:00:23 3333看法,当然这也是根据南怀瑾先生的思想来总结的。
南先生说中国父母亲几千年来都有一个想法,就是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杰出,现在就变成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。南先生说这个思想是非常要不得的。所以第一就是不要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不要非要他考上好学校,甚至上第一流的大学。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了好学校的目的就是出来之后找个好工作,南先生在他的书里经常批判这样的想法。过去也有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求升官,做了官之后发财,也就是升官发财。而过去真正的读书是志在圣贤,就是怎么样好好做一个人,怎么样学会做事。用现代的话语来说,其中一点就是怎么样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。什么样叫做健康的人格呢?最近我看习主席对于教育的发言里面也提到了,他说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树人塑德的品德教育。这点确实要放在第一位,把人品道德放在第一位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思想。怎么样落实人品道德,这里面就也牵涉现代社会所说的怎么样让孩子有自信心。自信、自尊、自立、自强,这些都是养成人品道德的基本条件。
自信,假如我们对孩子有非常多的批评指责,总是找毛病,对这个不满意,对那个不满意。这样就没有办法建立孩子的自信,也没办法建立孩子的自尊。我们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,甚至在别的孩子面前骂自己的孩子,这其实都让孩子没有办法自信、自尊。前几天我看到网络上有一个成都的孩子跟校长在喊,在犟,很多人看到了吧?这孩子就跟校长吵着说要尊严。我觉得这孩子很可爱,所以你们看,任何人都是要尊严的,小孩子也要尊严,从这里就要开始注意,要给孩子尊严。
再说自立。现在的孩子受了太多的溺爱,过多的包办。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帮他做好,养得很多孩子想吃一碗泡面都不会泡,这就是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,没办法自立。
至于自强,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走向了抑郁症,那当然没有办法自强啊。自卑感一直非常的重,当然就强不起来。
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再学习怎么样当好父母,学会怎么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,怎么样给孩子尊重,学会在爱的过程当中怎么样不会有过多的溺爱。
当然也要学会去理解孩子,去了解孩子。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,父母和长辈可以给予适当的、正确的鼓励和表扬,这样孩子才会建立自信心。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书,其实面对现在或者未来,作为父母本身都需要再学习。这条路我也是不断的在学习,我看到我的很多学生都做的比较好。学习其实是永无止境的一条路,就像南先生所提倡的,活到老学到老。南怀瑾先生自己以身作则,在自己九十几岁的时候还天天看书。所以,让我们一起不断地学习,活到老学到老。谢谢。
(待续)
相关阅读
陈凯先院士:《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——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》
认知生命——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简报
南怀瑾学术研究会
南怀瑾先生的生平、事迹与学术研究
微信:nhjxsyjh
长按二维码关注
长期征文及史料 邮箱:ws@nanss.org
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附上本信息
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征文启事
(温馨提示:请按住屏幕上下划动)
戊戌(2018)年二月初六(西历3月22日),是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。为此,本会特向海内外广大读者、朋友征集纪念文章。
一、文章内容,可在但不限于以下范围:
1、读先生的书,或听先生的课,或感受先生身教言传,所受到的启迪,所作的反省,于身心修养、做人做事、生活工作、学习学术、自立立他、贡献社会,有何改善与进步。
2、对先生生平、事迹、身教、言传、学术的认知与理解,可从某件事、某个角度、某个方面谈,亦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谈。
3、与先生交往的故事与感想。
4、受先生影响、启发,或发扬光大先生思想,应用在实践中,利于自他、社会、国家乃至人类的案例。
5、先生辞世以来,吾人在修养、行为、生活、工作、贡献社会等方面,有何反省、改善与进步。
6、其他。
二、体裁、字数不限,但希望精炼。
三、截稿时间:从即日起,至2017年底。
四、投稿邮箱:
ws@nanss.org
nanssw@163.com
五、不论用真名或笔名署名,均请附作者真实简介与联络办法。
六、所有来稿,本会将作为史料保存,并酌情在本会网站、微信平台发表。
七、投稿者,将有机会获邀参加有关纪念或学术活动。
南怀瑾学术研究会
南怀瑾文教基金会
联合发布
丁酉(2017)年4月17日